文明標兵 ——記2008年“省文明單位”和“省文明村”
編者按:日前,甌海區共有2個單位和2個村分別獲得了2008年度“省文明單位”和“省文明村”的榮譽稱號。本報特此介紹他們先進的做法,以饗讀者。
區供電分局:經濟發展的保障尖兵
成立于1995年的區供電分局,現擔負著全區467平方公里的供電任務,密切聯系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區供電分局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實現了電力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我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保障,獲得2008年度省級文明單位。
加強組織端正行風
區供電分局專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的創建文明單位領導小組,形成主管領導親手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部門具體負責落實的分工機制,以鞏固市級文明單位創建成果。同時,積極開展學習,定期召開企業形勢任務報告會,預防職務犯罪和廉政教育專題講座、黨風廉政實地教育等各種活動,使廣大職工干部始終保持清醒的思想頭腦,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近年來,區供電分局一直致力于拓寬各種服務渠道,端正行業風氣,強化服務意識,樹立服務品牌形象。分局每年聘任社會行風監督員,定期召開行風監督員座談會,通過征求意見和建議、明查暗訪活動,針對檢查出的問題在分局范圍內進行通報,督促相關部門自查自糾進行整改,不斷提升優質服務和行風建設工作水平。
創一流企業建滿意站所
在一流供電企業的基礎上,區供電分局堅持一流日常化,日常一流化,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加強企業管理標準化工作。
開展學習標桿、對標創新活動,用指標評價各部門的各項工作,促進各部門之間競爭學習,共同提高,營造“努力超越、爭創一流”的工作氛圍。
不斷深化創建“群眾滿意基層站所(辦事窗口)”活動,各供電營業所以培育、樹立供電服務品牌,提高群眾滿意度為工作落腳點,“走進”企業,“走進”社區,“走進”學校,“走進”農村,以創建活動為契機,不斷轉變服務觀念,為群眾解實難、辦實事。
2007年,南白象供電營業所被評為省電力公司創建“群眾滿意基層站所”(辦事窗口)先進單位、區“群眾滿意基層站所”創建工作先進單位、溫州電業局先進集體,連續3年蟬聯南白象街道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展人文風采 示光明形象
開展爭創“學習型企業、知識型職工”活動和“安康杯”系列活動,制訂“創爭”活動計劃,布置職工理論學習計劃。領導班子成員分組下基層開展“理論學習周”活動,并鼓勵職工積極投身電力改革事業,支持改革。通過開展各類有益于職工人文氣息的文體活動,豐富企業文化建設,充分展示分局職工的風采,推動企業的兩個文明建設。
面對2008年初嚴峻的冰雪災情,分局及時啟動應急搶險,舉全分局之力抗冰救災,春節期間不放假,全力搶修電網。各級領導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揮,科學組織,青年突擊隊手握旗幟沖在搶修前線,廣大職工頂風雪,戰嚴寒,奮力抗災搶險。2008年,區供電分局榮獲浙江電網“抗冰災光明行動”立功競賽三等功臣集體,局長胡振等榮獲國家電網抗災救災恢復重建先進個人、黨委副書記羅奇珍獲浙江省人民政府“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先進個人。
瞿溪鎮橋下村:文明美名二十載
地處瞿溪鎮建城區中心的橋下村,全村總面積0.8平方公里,總人口419人。多年來積極開展文明村創建工作,自1987年被縣委、縣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村以來,由區級一星級、二星級到三星級,歷經20年,均保持了區級文明村的光榮稱號。近日,該村更是獲“2008年浙江省文明村”的光榮稱號。
創建文明 經濟先行
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橋下村“兩委”認識到,經濟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結合,才能建設好現代化新農村。
2002年,橋下村社會總收入6259萬元,村級集體收入30萬元,人均收入7600元,集體收入已經不能滿足新農村建設的需求。為此,尋找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成了村“兩委”的工作重點。該村通過積極爭取項目,如利用村閑置地建起了村民聯建房一號樓、二號樓,出售給村民,一樓出租。借其村地理位置的優勢,對村4塊閑置地利用建設為停車場的,通過租金收入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投入資金對巖門角地質災害點進行了治理,并利用治理后的山體,進行了標準廠房的建設,引進企業,進行廠房出租,此舉不但使村集體增加了收入,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而且使此地的地質災害得到了控制,確保了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等。2007年,該村社會總收入達到1.86億元,村級集體收入100.49萬元,人均收入9929元,為開展創建文明村提供了經濟后盾。
心系群眾 多辦實事
隨著集體經濟實力的發展壯大,資本積累的增多,橋下村黨支部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公益事業投資,為民辦實事。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村先后投資了150萬元來改善村基礎設施,修建村間水泥路2100平方米,修建公共廁所3座,整個電力線路1500米,安裝修理路燈共92盞,建設公共健身活動場所1處,新建了280平方米的老人活動中心。高度重視環境衛生工作,投入資金45萬元,大力開展治村、治河、治污、治差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整治,對寧嶼路段兩側進行綠化建設。與此同時,積極開展塘河治理工作,清除河面、河邊垃圾,在全村范圍內設置垃圾屋6座、活動垃圾箱30個,并實行專人負責制,定期對垃圾進行清理。
規范行為提高素質
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只有人心齊,社會安,風尚好,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因為,該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設當作一項大事來抓,以不斷的提高村民素質。
橋下村兩委從完善制度、村民自治入手,規范村民行為,開展道德教育、民主法治、科學普及、文體活動、文明新風、優美環境教育,現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正在成為該村新的時尚。
仙巖鎮仙北村:抓經濟美環境強管理
仙巖鎮仙北村把創建文明村活動列入黨支部的重要議事日程和年度工作目標,并提出創建活動總的要求,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經濟持續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步子加快,仙北村農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村級經濟實力發展壯大。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了2728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40多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達8972多元。有線電視入戶率在100%,全村的電話普及率達100%,農民的生活水平逐步向小康邁進。村民的參保意識明顯增強,合作醫療的參保率連續3年在100%。2008年為全體參保人員開展免費健康體檢,受到了廣大村民的一致好評。同時,積極開展計劃生育工作的優質服務,全村育齡婦女基本享受生殖保健。幾年來,計劃生育率達100%,切實做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
努力整治環境和秩序
結合衛生村的創建工作,仙北村加強了對環境衛生的建設,制定科學合理的村莊建設規劃。在全村范圍內建造了40只垃圾箱和10個垃圾屋,落實衛生保潔員2名,全村27個村民小組組組通上了清潔的自來水。落實人員對道路進行日常的養護工作,以美化環境。在全村廣泛開展社會公德教育,制訂《村規民約》,教育和引導廣大農民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村治保會和調解會組織健全,措施落實,群眾的法制觀念明顯增強。
強化村務民主管理
對涉及全體村民利益及全村工作的大事,都嚴格按照民主議政、村務公開的制度進行討論研究。該村的環境整治工作、“康莊工程”建設、農橋改造、村集體存量資產的租賃等收支情況,都能及時邀請老干部代表、黨員代表、鎮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共同參與,發表意見和建議。在村務公開上以“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為出發點,全面推行財務村務公開制度。
萬超電器公司:以人為本民主管理
創建企業文明單位建設,浙江萬超電器有限公司首先從貫徹“以人為本”的辦廠宗旨,培育企業文化入手。
公司領導首先認識到:企業管理主要實行人文管理。即人性與文化相結合的管理,發揚人文精神,培育、提升、調動人員的人生觀、價值觀,內部建立廣泛的情感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滿足員工的生存、安全、求知、審美、自我實現等需要,凝聚人心,激發員工的自覺性、能動性。企業不僅要有經濟指標,在文明單位建設工作中,同樣要有明確的準則和要求。
在“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導下,為形成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公司采取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摸準職工的思想脈搏,掌握職工的心理動態,及時排除他們的思想障礙和心理障礙,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導員工愛國從愛崗做起,敬業從盡責開始,把愛國熱情和報國信念引導到為企業建功立業上來,培養出“敬業報國”求精創新的企業精神,構筑起企業與職工的的感情紐帶,增強內聚力。
在工作中實施人本理念,重點強化以人為中心,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發揮人的主動精神,激勵人的創造熱情,在挖掘人的潛力上下功夫。公司采取措施,重視現有人才,廣招人才,最大限度發揮員工作用,全方位調動人的創造性。同時,公司為員工搭起平等競爭的舞臺,改變員工的價值觀念,充分尊重人的自主創新精神,不看中文憑重實際工作能力,不看人的資格看工作效果,在技術、生產等重要崗位上大膽破格使用年輕的大中專畢業生,給他委以重任,激發責任感,讓他們實展才華,發揮創造精神。
黨團活動室、會議中心、職工活動室成為員工學習活動的最佳場所,配備幾十種學習刊物,在黨團活動室,黨的宗旨、黨員權利義務、黨員、團員形象等宣傳板醒目上墻。通過員工大會、宣傳欄組織全體員工學習宣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的思想等文件。對國家重大事件,及時張貼標語進行宣傳。組織青年參加黨組織的紀念活動,召開座談會,開展青年與黨團員結對子、互幫互助活動,組織青年參加黨建知識競賽。
公司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文化活動,使員工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極大的提高了員工政治覺悟和工作熱情,員工隊伍體現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促進企業各項工作生機勃勃。每年元旦工會組織了職工文藝活動,工會和團支部在企業中發揮了橋梁作用,組織了2008年元旦晚會,公司組織參加了100×100米接力跑活動,組織參加了瞿溪鎮第一屆運動會,41名員工參加了環城長跑活動,通過以上活動豐富了員工的文化生活。
落實“以人為本”的企業宗旨,公司在員工工資、獎勵、福利待遇等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對在本公司工作年滿一定年限的員工辦理養老金保險。